购彩_购彩
购彩2024-05-21

购彩

灵渠,究竟 是一条怎样的渠******

灵渠 ,究竟 是一条怎样的渠

——来自“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计亚男

  开凿于秦始皇时期的广西灵渠 ,与四川都江堰 、陕西郑国渠并称为先秦三大水利工程,素有“世界奇观”之美誉 ,一直受到中外历史学者的关注。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翦伯赞在1963年游览灵渠时,题诗赞道 :“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

  不久前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市召开 ,开幕式的六个主题报告中 ,就有两位学者谈到他们对灵渠 的最新研究成果 。

  灵渠究竟 是一条怎样 的河渠?为何历久弥新,至今仍 是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条贯通湘漓 的天道

  “凿开山岭引湘波 ,上去昭回不较多。无限鹊临桥畔立 ,适来天道过天河 。”这 是唐代诗人胡曾写下 的诗句,他把贯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比喻为“天道”,如同跨越天河的鹊桥一般壮观奇丽 。

  距离桂林东北方向50多公里 的兴安县 ,地处自古就被视为楚越要津的湘桂走廊,有两条著名 的河流发源于此 。一条是湖湘儿女的母亲河湘江,另一条是旖旎风光甲天下 的漓江。湘江 是长江的支流 ,向北流去;而漓江 是珠江 的支流,向南流去 。

  灵渠全长约37公里 ,自兴安县城边向北、向西 ,贯通湘漓两江。

  据资料记载,当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后,把目光投向岭南地区。因为秦朝 的疆域以南 ,还有很多盛产翡翠 、犀角 的宝地 ,并没有纳入版图。

  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命令主帅屠雎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出征岭南地区 ,对南方百越部落进行征服战争,史称“秦戍五岭”。

  但是 ,素来战无不胜的秦军,这场仗打得十分艰难 。因为百越部落西瓯人非常熟悉山高林密、河谷交错的复杂地形 ,善于跋山涉水反击秦军,加上秦军又受到粮草供给困难的牵制 ,数十万秦军一时进退两难。

  公元前218年 ,负责军需的监御史禄修建了一条人工运河,大约四经寒暑 ,至公元前214年,终于凿渠成功,史禄成为开凿灵渠第一人。灵渠 的成功开凿 ,打通了湘江和漓江 ,船只从长江进入湘江,再通过灵渠到达漓江,可以将粮草运到前线 ,借此秦军最终战胜了西瓯部落 ,岭南和中南半岛的北部正式划入了秦朝版图 。

  行走在灵渠南陡边的鲤鱼洲 ,在状元桥桥头的凉亭里 ,立有一块高3.2米 、宽1.07米 的古大理石碑,刻有郭沫若先生游览灵渠后 ,亲笔题写的《满江红·灵渠》 :

  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岸上 。亲眼见,秦堤牢固 ,工程精当 。闸水陡门三十六 ,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 ,调分量 。

  湘漓接,通汉壮,将军墓,三人葬 。听民间传说,目空君相。史禄开疆难复忆,猪龙作孽忘其妄 。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开创。

  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明,往兴安观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史禄所凿灵渠 。斩山通道 ,连接长江、珠江水系 ,两千余年前有此 ,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 ,同为世界之奇观 。

  郭沫若将灵渠与长城相提并论。从此 ,“北有长城 ,南有灵渠” 的说法流传至今。

  经过历代 的维护和修缮 ,灵渠一直发挥着重要 的军事和经济功能。经过晚唐李渤 、鱼孟威先后修浚 ,灵渠 的通航功能已十分完善 ,“虽百斛大舸 、一夫可涉”,灵渠不仅可以运输军需物资,还成为中原与海外诸国 、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枢纽。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系主任江田祥认为 ,在北宋以前,南方地区变乱较多,灵渠主要发挥着军事运输功能 ,为前方提供粮草等后勤保障;宋朝以后,经济贸易 的主要功能逐渐凸显出来了 。

  1939年 ,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开通 ,从此灵渠的航运量渐渐减少 ,直至停运。“如今 ,灵渠的航运功能已退出历史舞台 。但 是它的灌溉农田 、排泄洪水功能还在延续,灵渠两岸的四万多亩农田 ,都 是利用渠水灌溉的。”江田祥说 。

  一道名传千古的奇观

  历史上往来灵渠 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把灵渠吟唱。据资料记载,可查的古诗词就有400余首,散文 、历史文献和碑记500余篇 ,还有一些对联、题刻等。

  清代诗人袁枚 ,来到灵渠留下《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一诗 ,形象地描绘了灵渠沿岸 的风光 :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这首诗很有画面感 ,清晰又生动地描绘了灵渠的山水本色,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成为灵渠流传最广 的一首千古绝唱。

  当代著名诗人 、剧作家贺敬之1986年10月来到灵渠游览后,写有《秦渠奇迹》 :“灵渠奇迹两千载 ,堪与长城共壮怀。振我十亿腾飞翅,马嘶万里催人来。”全诗气势磅礴 、激情飞扬 ,令人昂扬向上 。

  南陡阁是后人在渠首修建 的一座观景台 。登阁极目远眺,灵渠的工程主体包括铧嘴、大小天平 、南渠 、北渠 、秦堤 、陡门等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令人不由地赞叹其设计科学 、建造精巧 ,它与当地 的自然地理环境融为一体 ,巧夺天工。

  铧嘴, 是一座长达70米的砌石导水堤,位于灵渠大坝的最前端 ,它与紧接其后 的大 、小天平两座分流石坝 ,共同组成拦江分流 的大坝 ,把湘江三成 的水流引到南渠、汇入漓江,七成 的水流通过北渠 ,回归湘江主航道。

  拦河大坝既可阻水 ,又可泄洪 ,还能分水。为了建造一个牢固的坝体,秦人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地夯实,插放在坝底,在其四围又铺上用铸铁件铆住 的巨型条石 ,使大坝成为一个整体,任凭洪水冲刷 ,始终巍然屹立,创造了“水浸松木千年在” 的世界水利奇观 。

  枯水期间,坝面没有被河水覆盖 ,可以清晰地看到坝基 的一块块石头,像一片片鱼鳞,连接着清澈的江水 ,在阳光照耀下 ,江面和油光的石头交相辉映 ,闪烁着光芒 ,炫目 的色彩 ,熠熠生辉。

  通航,是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

  因为修建大小天平 的石坝抬高了湘江 的水位 ,北渠如果是一条直道,势必水流过快 ,来往的船只容易发生碰撞。因此,古人顺着当地 的地理环境,将北渠 的航道修建成弯弯曲曲 的形状 ,使渠道逐渐降低到原来河道 的高度,减缓了江流 的速度 ,这和盘山公路减缓坡度是一个原理。当地人称之为“弯道代闸” 。

  南渠解决通航 的办法 , 是修建了一道道陡门 ,这成为灵渠的又一个奇观 。南渠的一些地段滩陡 、流急 、水浅 ,航行困难 。于 是 ,古人便沿着渠道装上若干陡门即水闸,主要 的作用 是调节水位 ,以便船只通航,如同现代 的分级船闸。

  船舶上行时 ,进入陡门之后 ,关闭陡门 ,等水流高度达到航行标准时 ,则船舶进入第二座陡门 ,再将第二座陡门关闭蓄水 ,以此类推 ,逐级前进。船舶下行时,在到达陡门之前 ,先堵塞陡门,蓄水达到要求之后,即打开陡门,船随着陡门所涌出的大量水流,顺势而下。即使在枯水季节 ,也能满足航运的需要 。

  秦朝修建灵渠时 ,是否建有陡门,已无法考证 ,据鱼孟威《桂州重修灵渠记》一文,明确记载了晚唐李渤与鱼孟威修建 的陡门 ,北宋以后又陆续修建,最多时有陡门36座,因此灵渠又有“陡河”之称。其中 ,南渠入口处 的第一座陡门 ,被誉为“天下第一陡”。1986年 ,来自世界各国 的30多位专家到灵渠考察 ,称赞“灵渠 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 ,陡门 是世界船闸之父” ,证实灵渠的陡门比巴拿马 的电动船闸早了一千多年,是世界上最早 的船闸 。

  有河就有桥。灵渠的古桥,同样有着别具一格 的魅力 。据记载,绵延 的灵渠先后建有几十座桥,每一座桥都有自己 的故事 。

  例如万里桥 ,相传 是李渤当年维修灵渠时一并修建 的,因为从兴安水路行船距唐都长安远达万里之遥 ,“登临桥头回首望,距京已有万里遥”,遂有万里桥之名 。

  再如马嘶桥 ,民间传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南征至此,本欲骑马过桥,无奈桥已朽坏 ,战马嘶鸣不前 ,于是马援便卖马重建此桥,由此得名马嘶桥 ,为灵渠现存最早的古桥 。

  灵渠人说,一座桥 ,就 是一段历史 的剪影。

  置身于灵渠青山绿野之间 ,无论漫步渠畔 ,还是行舟渠中,最令人惊羡赞叹、心旷神怡的 ,还是那顺着渠道流淌不息 的清澈渠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漓江,就起源于兴安县猫儿山的河水 ,与流过灵渠的湘江之水融汇而成,多少精华尽在其中 ,多少美景聚在这里 。

  一段永留史册的传奇

  始建于秦朝的灵渠 ,当时并未留下多少文字记载 。

  现在可以看到 的最早记录灵渠 的史书 是《史记》 ,秦始皇在派大将蒙恬率兵北击匈奴的同时 ,“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这句话虽然只 是简单提到秦军向南攻击百越,监禄即史禄为其开凿灵渠运粮援军的史实 ,但为灵渠 的由来留下了极其宝贵 的正史记载。

  灵渠建成后 ,历代在使用和维护渠道 的同时 ,也为之增添了更多历史记述,这使灵渠 的传奇随着渠水的流淌而不断延伸和丰富起来 。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唐兆民(1906—1984)历经四十余年潜心编撰的《灵渠文献粹编》一书 ,其中摘录从汉代到民国历代文献有关灵渠 的文史资料397条 ,涉及 的典籍既有经典史书 、地方志、类书等 ,也有游记 、诗集、辞典及各类杂记、地理志 、水经 ,还有地图 、绘画 、摩崖石刻和碑刻拓本等 ,提供了研究灵渠 的宝贵史料。

  此后 ,经过诸多学人的持续努力 ,又陆续出版了《灵渠》(郑连第 、刘建新著) ,《灵渠》(刘仲桂、刘建新、蒋官员等编著),《灵渠志》(兴安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灵渠历史文化价值与文化战略思考》(崔润民著) ,《灵渠轶事》(兴安县灵渠申遗办公室编)等一批著作,促进了灵渠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

  今后研究灵渠 的路径是什么?

  挖掘和利用新史料 ,需要进一步收集灵渠 的文献资料 。“一方面,要更加全面地收集海外材料,如报告 、游记和记录等 ,包括越南入华使臣 的汉文燕行文献 ,他们在往返路程中写下了不少有关灵渠 的诗文 ,可体现灵渠在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古器物、简牍史料的爬梳整理,现在尚有一些没有弄清楚的地方。”江田祥说 。

  比如 ,有关灵渠开凿之初 的工程构造和形态这一问题,需要借助考古材料进行复原。近年来 ,国内发掘出版了长沙五一广场简牍 、乌程汉简等新材料,记载了早期岭南地区与湖南长沙 、郴州一带 的交通、贸易等问题。

  江田祥认为 ,灵渠 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要从水运、水利和水文化等方面去着手 ,挖掘和整合灵渠 的文化资源 、文化景观、名人足迹 、地域文化,像陡军家族、漓江渔火、桂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丰富灵渠的内涵。

  这 是研究灵渠历史学者面临 的后续课题。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09版)

东西问·人物丨《呼啸山庄》译者,百岁杨苡走了******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 :《呼啸山庄》译者,百岁杨苡走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宋春丹

  2023年1月27日晚,杨苡去世 ,享年103岁 。

  杨苡 的书房里,挂着自己17岁时 的照片 。德国作家安娜·西格斯曾写过一部小说《已故少女的郊游》,杨苡常开玩笑地对望着这张照片的朋友说,其实这也是个“已故少女” 。

  这位“已故少女”、本名杨静如的《呼啸山庄》译者 ,已经走了 。

  在生命最后一年里,她每天仍在看报看新闻看电影 ,听喜欢 的老歌。她喜欢听一首美国乡村歌曲《你 是我的阳光》,每次她念出歌名,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自信的生命力。

  翡翠年华

  杨苡最喜欢讲述童年和少女时代 的故事,一度想将这段生平写成回忆录 ,命名为“翡翠年华” 。

  1919年,她出生于天津一个大家族 ,父亲杨毓璋 是中国银行行长 ,家有两位夫人 、一位姨太太。虽然女儿出生两个月他就病逝了,但留下了可观遗产 。

  杨苡从小就很黏哥哥杨宪益 ,最爱跟在后面去逛书店 。哥哥出去都是前呼后拥 ,看中了什么吱个声,佣人就上去付钱,大包小包拎着 。杨苡每逢想要书 、玩具或别 的什么,就在后面拉拉他的衣服。杨宪益对这个小5岁的胞妹特别好 ,总是有求必应,对佣人吩咐一句“要这个” ,就全解决了 。

  杨苡15岁时,杨宪益给她看了刚问世 的《家》。她觉得巴金写的《家》和自己家很像 ,祖父都在四川做过官,都有老姨太。也是在杨宪益的建议下,1938年 ,她南下昆明求学 ,进了西南联合大学。

  她前一年从天津中西女中毕业后保送南开大学中文系,因此进西南联大算是“复校生” 。沈从文说中文系那些线装书会把她“捆住” ,她听从建议进了外文系。

  在巴金介绍下 ,杨苡在天津时认识了在南开中学教英文的李尧林 。杨苡曾与他相约昆明见 ,但在巴金的大哥自杀后担负着养家重任 的他最终没有出现。

  杨苡参加了穆旦、林蒲等人组织 的高原文学社,在一次活动上 ,“穿一件黑底小花 的旗袍 ,外罩红色毛衣 ,美极了”的她吸引了学长、年轻诗人赵瑞蕻 的追求 。1940年 ,两人结婚。

1941年,22岁的杨苡和丈夫赵瑞蕻在西南联大 。受访者 、杨苡女儿赵蘅供图

  她给李尧林写了一封信 ,说“你让我结婚 ,我听你 的”,此后两人很长时间没再通信 。后来他回信说:“我只希望有一天我们又能安安静静地在一起听我们共同喜爱的唱片 ,我这一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1945年,李尧林病逝。这让杨苡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心被撕裂的感觉 。多年后 ,她在《梦李林》(李尧林笔名李林)中写道 :“好像曾有个人走进我 的心里,点亮一盏灯 ,但没多久,又把它吹熄 ,掉头走开了 !”

  “只有这个本事来表示我们并不屈从”

  20世纪50年代初,生活曾 是安定而美好 的。南京大学迁到鼓楼一带后 ,买下了附近一些房子分给教职员。赵瑞蕻分到了一座两层小洋楼 的一层 。

  1953年,高教部派赵瑞蕻去东德莱比锡的卡尔·马克思大学任访问教授 ,教中国文学。得知孩子不能带去 ,杨苡就留了下来 。

  那几年杨苡不上班,在家里译书,履历表中填的职业 是“自由翻译工作者”。就在这里 ,她完成了经典译作《呼啸山庄》。

  她在中学时代就看过《呼啸山庄》改编 的美国原版电影《魂归离恨天》 ,1943年在中央大学外文系借读时在图书馆读到了原作 。此前,梁实秋曾翻译过这部作品 ,定名为《咆哮山庄》。梁实秋英文水平超一流,但杨苡总觉得译名不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疾风呼啸而过,雨点打在玻璃窗上 ,宛若凯瑟琳 的哭泣 。灵感突然从天而降 ,她兴奋地写下“呼啸山庄”四个大字 。

  1955年6月,《呼啸山庄》由巴金 的平明出版社出版 ,极受欢迎 ,但不久受到了批判。“文革”期间 ,因《呼啸山庄》和儿童文学作品《成问题 的故事》《电影院 的故事》被批 ,以及受哥哥杨宪益被捕入狱 的牵连 ,杨苡一次次挨批斗 。《呼啸山庄》也销声匿迹了 。

  1969年夏的一天 ,红卫兵提审她时要她交代和巴金的关系,因她不合作 ,狠狠打了她一记耳光 。但她没有流泪 。她说,我们都学会了绝不轻易流泪 ,因为只有这个本事 ,以此来表示我们并不屈从 。

  杨苡和巴金 的通信始于1935年 ,彼时她手上一共存有23封巴金 的信,后不得不交出 。1972年 ,杨宪益出狱后,杨苡也被“解放” 。这些信随之发还 ,一封未少。

  杨苡继续在南京师范学院当教员 。1980年 ,杨苡辞职 。很多人劝她等定了职称再退休 ,她毫无留恋,痛快走人 ,以打过七五折 的每月90余元工资退休 。也因此 ,她一直没有职称。有人称她“教授”时,她一定要指正:“我不 是教授,我 是教员。”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杨苡一直记得,80年代初和中叶 ,是一长段美好 的令人振奋 的新时期 。

  1980年 ,她的代表译作《呼啸山庄》重回人们 的视野,受到读者极其热烈的追捧。

  《译林》杂志创始人李景端一手促成了《呼啸山庄》 的再版 。他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他所在 的江苏人民出版社开始少量翻译出版西方国家当代文学作品,急需一部外国名著译作打响第一炮。但找人现译时间太紧,杨苡的西南联大同学、安徽大学教授巫宁坤向李景端推荐了《呼啸山庄》 。李景端向社领导汇报后,社领导几乎没有犹豫 ,很快拍板 。

  第一版印刷1万册 ,很快销售一空 。后来,《呼啸山庄》转由《译林》杂志发展而来 的译林出版社出版,至今仍是该社 的长销品种。

1980年版《呼啸山庄》 。

  1987年5月,《雪泥集——巴金书简》由三联书店出版 ,收录了巴金致杨苡 的书信,包括发还给她的23封信,以及后来 的通信 ,长短不一,共存60封 。得知她手上有这么多与巴金的通信 ,她同学羡慕地说她 是“世界上最富有 的人”。

  “生命始于80岁”

  晚年 ,杨苡喜欢在深夜看着透过窗帘流泻进来的月光回忆故旧 。

  白天,她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 ,就喜欢在家给老友写信。她会花大量的精力去整理这些信件和旧照片,这是她最珍视 的物件 。她爱写信,还好写长信 ,常常落笔七八页纸 。与之通信者不计其数,有老朋友过世,她会将对方的通信寄给其子女 。

  她保持着早年教会学校的规矩礼数,有访客来要请对方用下午茶,送客要送出门外 ,穿衣要分场合 ,听音乐会 、出去吃饭前都要洗脸描眉。

  平日聊天 ,杨苡无论讲到什么都要引到哥哥杨宪益身上 ,觉得他无所不晓 。2007年 ,92岁的杨宪益得了淋巴癌 ,却能配合医生做35次放疗 。放疗后 ,他回到家 ,又能自由自在地吞云吐雾 、在沙发上堕入他“从不公开 的遐想”中了,还玩起了丢了很久的打油诗。

  杨苡自豪地说 ,杨家人都不容易被什么疾病吓得魂不附体,都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或许正因为此 ,杨家有惊人 的长寿基因 。母亲享年96岁 ,杨宪益活到94岁,姐姐杨敏如活到102岁 。

百岁杨苡 。受访者 、杨苡女儿赵蘅供图

  近几年,杨苡每年都说:“我有预感 ,今年过不去了,更要抓紧了。”

  她一直在为离世做着各种准备,与沈从文 、巴金的通信已经捐给了博物馆,与邵燕祥的通信已经托人还给本人,大量 的藏书要想好怎么送掉,房子最好也能捐出去。她不想留任何遗产 。

  她常自嘲地引用自己曾翻译过的一篇短文:“老朋友,请努力活到80岁吧,这是生命中最好 的时刻 。人们可以包容您的一切一切 。您要 是还有疑问 ,我就告诉您:生命始于80岁 。”

  1999年丈夫赵瑞蕻去世,那年,她正好80岁 。她对家具 、书籍和随处可见的娃娃总是突然有新主意 ,经常指挥保姆重新摆放一番 。照片也在不断变换位置 ,但不论如何摆放,巴金和杨宪益的照片总是放在最突出 的位置 。

  2022年9月12日是杨苡103岁生日。这一年 ,《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杨苡口述自传:一百年 ,许多人,许多事》上集(杨苡口述、余斌撰写)和《天真与经验之歌》相继出版。她还有很多工作计划 ,要出版自传下集 、诗集 、散文集 ,整理手稿信件。9月26日,在公证处协助下 ,她正式办好了私房捐赠 的法律手续,完成了挂心已久的一件要事 。

  她从不避讳死亡的话题,也从不失去盼望。她最喜欢引用《基督山恩仇记》里 的结尾:“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当中 :等候与盼望 。”(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购彩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