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大小平台赚钱_买大小平台赚钱
买大小平台赚钱2024-03-15

多学科融合 ,推进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李佳霖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于1972年。2022年 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50周年。1985年 ,中国加入该公约。1987年,中国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 ,包括长城 、周口店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以及泰山。目前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为传承中华历史文脉、守护全人类文化瑰宝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倡议发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承办的首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论坛举办 。与会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促进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 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助力世界遗产事业发展 。

  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表示 ,通过世界遗产 的申报实践 ,使大家对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从文物保护 的语境走向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保护 。“过去文物保护的对象 是静态 的古遗址 、古墓葬等,如今强调保护活态的遗产 ,如人们居住 的传统村落;过去文物保护只保护物质要素,现在非物质要素也成为其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黎族 的黎锦 、哈尼族的耕作技术等都被纳入了保护之列。”单霁翔说。

  1997年 ,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邵甬表示,平遥古城是人居型世界遗产 的典型代表,城市开发、过度旅游 、社区面临着被瓦解的风险 是其要面对 的挑战 。邵甬介绍 ,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平遥古城旅游快速发展,古城保护与发展出现了失衡状态 ,很多干字形商业街作为开发 的主要区域 ,接受了外部投资 ,并且进行了装修甚至过度装修 ,但 是很多传统院落却存在消极保护的状况 。另外 ,平遥古城 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 ,社区缺乏比较强 的凝聚力,社区居民对遗产 的认知不足 。

  2006年,邵甬开始为平遥古城编制保护规划,为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关策略。“一是古城价值的再阐释 ,从古城 的古代到当代 ,从宏大叙事到日常人居,涵盖了金融之都、营城智慧等方面 ;二是古城定位 的调整,将以旅游为主 的古城调整为‘活着’ 的古城 、宜居 的世界遗产地 ;三是工作目标 的调整 ,从‘保下来’到现在 的‘活得好’ 。”邵甬说 ,团队为平遥古城编制了详细的保护规划 ,以求保存完整 的中原汉民族城市特征 ,并保护好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出台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工程资金补助实施办法》 ,以期通过政府主导 、居民自主和专家引导的激励制度 ,让老百姓在通过补助资金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修缮结果也能够符合保护规划制定的标准。同时 ,进行产业优化,鼓励旅游业之外 的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有韧性的产业结构,比如把古城中的废弃用地活化利用为文化空间,鼓励文化产业植入,在古城里逐步形成了与文化遗产空间相结合 的电影节 、摄影节等 。如今平遥 的旅游总收入在逐年提高 ,但是门票收入占比越来越低,参与到相关产业中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

  “开始规划时我们更多 的 是记录物,比如街巷、建筑 ,后来更多地去理解城市与人 的历史以及人当下的需求,实现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的改变 。在工作方法上 ,从原来的‘精英规划’转变为‘共同缔造’ 。比如成立社区工作坊,让老百姓了解古城的保护与发展,也了解他们的需求。”邵甬表示 ,人居型世界遗产 的保护 ,既要坚持“以价值为基础”的保护原则,还要坚持“以人为核心” 的发展理念,同时要回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强调在保护文化遗产 的同时重视人居环境的改善,实现宜居 、活力、平等三大目标。

  保护为主 ,倡导可持续发展

  湖南武陵源于199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武陵源成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2007年 ,武陵源成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的保护发展之路很好地印证了遗产保护理念 的蝶变。201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开展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展望时,把所有 的自然遗产地分为四类:第一类 是好;第二类 是比较好但需要给予一些关注;第三类是重点关注;第四类是严重关注(大部分为列入濒危遗产名录 的遗产地) 。武陵源被列为重点关注类。2017年,武陵源再次被列为重点关注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关于武陵源的报告措辞非常犀利 ,比如认为武陵源 的完整性尤其美学价值受到不可接受的丧失 。同时强调旅游设施过度建设和持续游客增长给武陵源带来的威胁等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肖时珍说 。

  “我们受地方主管部门委托,按照世界遗产中心 的要求编制了《武陵源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逐一回应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武陵源 的担忧 ,以及武陵源所在 的各级政府为实现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包括武陵源景区主入口的酒店 、商铺等大多已拆除,并且进行了生态修复,武陵源在居民搬迁 、环境污染防控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 的成效等 。我们也客观地评价了武陵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美学景观带来 的一些负面影响,还分析了索道 、电梯等在促进遗产保护和展示 、促进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 的积极作用。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很关注 的游客人数 ,也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核实与澄清 。”肖时珍说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可了他们 的报告。2020年12月,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武陵源由“重点关注”类晋级为“比较好需要给予一些关注”类。“武陵源也调整了开发思路。比如之前武陵源计划再建一条鹞子寨索道 ,因为有了世界遗产委员会 的决议建议,如今已经放弃了这一计划 。可以看到,武陵源从过去旅游大开发 的阶段,逐渐演进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阶段 ,到如今进入以保护为主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肖时珍表示。

  让原住民获得发展的红利

  2013年 ,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8年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带领团队对哈尼梯田进行了调查 。“团队有60个人,其中20多人懂哈尼语 。”保继刚说。

  团队对元阳县35个自然村5682户做了实地调查 。调查发现 ,村寨大部分年轻人出去打工了 ,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 ;遗产区以农业为主 ,产业结构非常单一; 35个村庄中 ,传统民居蘑菇房只剩下298栋 。“经过调研和充分考虑 ,我们选择了阿者科村开展保护实践 。”保继刚说 。

  阿者科村是35个村落中最贫困的一个村 ,因为交通不便导致村内新建设缓慢 ,也使得蘑菇房得到大量存留 。“我们提出了‘阿者科计划’,在这个计划中 ,村民以村落和他 的生产生活方式入股 ,占股70%,其中民居占40% ,梯田占30%,居住占20% ,户籍占10%。只要住着传统民居、种着梯田,村民就可以得到相应 的分红。通过这样 的方式 ,我们在传统民居以及梯田的保护上找到了抓手。从2018年6月开始,到2019年3月第一次分红,每户分了1600元 。之后 ,村民对我们更加信任了 。到2021年 ,每户分红达到3000元 。”保继刚表示 ,在这个计划推进中,一直推行基层民主 ,公开所有 的相关信息 。有需要新增的管理制度 ,召开村民代表会进行商议 ,形成了新 的管理制度就纳入阿者科 的管理制度中。

  “我们还给孩子们设立了教育奖励金,考上中学奖励500元 ,考上本科奖励1000元 ,每年发放 。同时 ,还请当地村民教游客体验织布等,他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收入 。”保继刚说。

  作为中国旅游减贫方案 ,“阿者科计划” 是一个社会科学的试验田 ,从实践反哺理论 。“其中最核心 的是创造旅游吸引物 的人,应该得到旅游带来的收益 。”保继刚说。

  “世界遗产保护的持续推进得益于建筑、旅游等领域人才参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朝枝表示,文化遗产保护具有跨学科特征 ,因此培养好跨学科综合型人才 是关键 。据悉,从2018年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和张朝枝共同发起了遗产旅游联合工作坊。连续几年来,工作坊组织了多个专业 的师生 ,在河南、河北、山西等重要遗产地开展调研,探索遗产地 的保护发展 。“以‘共同问题’为导向,多学科人才一起努力推进世界遗产保护。”张朝枝表示 。

买大小平台赚钱

史安斌:跨文化传播困局的破解之道******

  以网为媒“催化”人类文明共享共荣

  在世界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映射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 ,表现为三个相互交叠 的发展趋势 :首先 ,尽管“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仍未改变,但以中国 、俄罗斯 、印度等国家为代表 的媒体力量在“西方缺位”的背景下日渐强大;其次 ,在“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 的裹挟之下 ,不同社群和族群之间根深蒂固 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 ,导致部分西方国家陷入“抗疫”与“抗议” 的双重困境 ,一些西方政治人物向中国“甩锅”“追责” ,国际舆论环境更为错综复杂;再次 ,尽管媒介泛社交化已经成为网络传播领域 的新常态,但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 ,无视客观事实 ,盲目迎合受众 的情绪与心理,进一步加剧了舆论极化 的态势。

  我们需要结合当今时代出现的各种新挑战来理解全球网络传播 的发展趋势 ,将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运用于变革当中,从而在“大变局”和“大疫情”的纵横交织中寻找符合国际传播规律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 的困局

  21世纪蓬勃兴起的前沿科技将人类传播带入智能媒体时代 。借助手机等随身媒体 ,人与人之间 的沟通和交流真正做到了“无时不有”“无远弗届” ,媒介文化研究的奠基人麦克卢汉在半个世纪前畅想的“地球村”已然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然而 ,当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与之相伴相生 的“信息疫情”加剧了人类冲突风险。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在新闻传播领域“第一落点”的定位日趋凸显 ,各类碎片化 的虚假信息 、流言蜚语 、轶事绯闻呈现病毒式传播趋势。相较于主流媒体 ,一些网民开始依赖一个个“部落化小圈子”获得资讯、分享观点。然而 ,由于“圈内人”拥有相似的价值观 ,致使他们每天得到的讯息经由立场的过滤,与之观点相左的理念逐渐消弭于无形。更有甚者 ,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回声室”“过滤气泡”等负面效应加剧共识 的撕裂 ,形成各式各样“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偏见闭环” ,阻断不同社群和族群之间的有效沟通。

  各类智能媒体平台所依赖 的算法推荐在为用户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操控了其接受信息的性质 、类型和范围等。研究显示,脸书 、推特等社交平台 的消息推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用户 的社交网络。这不仅基于其所拥有的朋友数量 ,更重要的 是朋友之间交流 的频率和类型 。社交平台通过关注用户 的朋友圈、兴趣爱好以及推送机制强化其社区归属感 。传统主流媒体不仅思考“受众对什么感兴趣” ,还会考虑“受众应该要知道什么”以及“什么样 的新闻符合公共利益” 。社交平台 的把关机制则首要考虑的 是“对用户来说什么是有趣的” 。因此,算法 的出现不仅仅 是信息传播主体 的转变 ,更 是把关标准的转变。基于个体价值 的“过滤气泡”机制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偏见闭环” 。失去有效 的跨文化对话和沟通,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

  跨文化传播困局的破解之道

  早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 。2021年11月22日 ,习近平主席在致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的贺信中为各国媒体共同探索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指出“当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互交织 、彼此影响 ,国际格局演变深刻复杂。如何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广泛凝聚世界共识,媒体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 ,应当“努力做民心相通 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

  考虑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巨大影响力 ,我们可以采用以网为媒 的思路 ,分析梳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扮演的“桥梁”及“催化剂”角色 ,催生建立世界各国广泛参与 的文明交流互鉴机制 ,在“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下维系人类文明 的多元共生和永续和平。

  如何摆脱当前跨文化传播 的困局,实现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 的“天下大同”?除了促使智能媒体在技术和机制上进行自我完善和修正之外,还要靠提升人类自身的跨文化传播素养和以重点新闻网站与大型社交平台为代表 的新型主流媒体 的国际传播能力。

  首先,无论是新闻内容生产者 、新闻网站和社交平台 的运营者还 是受众 、用户,都应当像对待自身文化那样尊重其他文化价值观 ,不应使用语言或符码来有意贬低“他者” ,从而打破“偏见闭环”对个体和社群的桎梏。

  其次,信息传播者和内容生产者应当客观、真实地认识和再现外部世界。诚然,不同文化对“真实”的界定并不相同。所谓“真实”也是一种社会与文化建构 。即便如此,在跨文化传播中,信息和内容生产主体也不能蓄意歪曲真相,误导和欺骗受众 。

  最后 ,聚焦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 的人际沟通与组织交流,关注各种不同文化的“交集”和“共情”,最大限度地做好跨文化传播,消弭彼此之间 的差异和分歧。

  上述智能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 的建议旨在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 、社群与族群之间 的和平共处与交流互鉴。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 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观点都精辟地阐明了跨文化传播 的要旨所在。正 是在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影响之下,中华文明海纳百川 、包罗万象 。从这个意义来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 的中国方案 ,为破解智能媒体时代的“偏见闭环”所造成 的跨文化传播困局贡献了中国智慧 ,为全球传播和人类社会 的进步探索出一条更加普惠公平、多元包容 的发展道路,推动不同文明之间 的交流互鉴、共享共荣。

  作者 :史安斌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教授

  来源 :《中国网信》2022年第3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买大小平台赚钱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