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vII|彩神vII
彩神vII2024-06-06

东西问丨王建华 :百年考古如何令中华文明“西来说”不攻自破 ?******

  中新社成都11月24日电 题 :百年考古如何令中华文明“西来说”不攻自破?

  ——专访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建华

  作者 贺劭清 王利文

  百年来 的考古实践和出土文物 ,如何丰富中华民族的历史维度 ,令中华文明“西来说”不攻自破?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四川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王建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对此进行解读 。

视频 :【东西问】百年考古学如何让中华文明“西来说”不攻自破?来源 :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 :“中华”一词最早见于何时?“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 的形成经历了什么变迁?

  王建华 :据考证 ,“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 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 的政治与文化同其他地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

  “中华”不仅表示一定 的地域 ,更表示一定 的文化和具有这种文化 的人。伴随新思潮 的传入 ,现代民族意识的萌发 ,“中华民族”一词脱颖而出。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1905年 ,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梁启超比较正式地使用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此处 的“中华民族”虽以汉族为主体 ,但多民族融合的观念已开始形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值中华民族危亡之际,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 ,指出“中华民族” 的称呼虽出现于近代 ,但作为一个实体,至少存在了两千多年 。

  1988年 ,费孝通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从考古学 、历史学、民族学 的角度指出“汉族 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 的核心”,在汉族形成和发展 的过程中 ,其他民族不断地为汉族输入新鲜血液 ,汉族同样也充实了其他民族。

  纵观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形成 ,梁启超、顾颉刚和费孝通均从民族历史 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今天 的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打下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 。

深圳锦绣中华景区举办的“民族嘉年华”节庆系列活动 。陈文 摄
深圳锦绣中华景区举办 的“民族嘉年华”节庆系列活动 。陈文 摄

  中新社记者 :考古学文化作为物质遗存共同体是如何产生 的?历史长河中 ,考古学文化和民族共同体建立了什么样 的联系 ?为什么1962年夏鼐在《新中国 的考古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

  王建华 :19世纪后期,文化这一概念被引入考古学用以总结分析考古出土 的遗存 。1925年,考古学家维尔·戈登·柴尔德给考古学文化提出了较为精准的定义 ,用一种时空镶嵌分布的考古学文化模式来阐释一个区域中的史前文化的关系和演变 。

  有学者认为考古学文化既 是一种概念又 是一种理论 ,从概念的角度反映 的是人群共同体与物质文化共同体之间 的对应关系 ,符合遗存的群聚性和社会性法则 ,从理论 的角度通过对遗存 的分类和聚类研究实现了对遗存背后人群或族群的区分。

  考古学 是“俯瞰大地 ,仰望星空” 的学科。人们获取的实物资料 ,是由人创造的物化形式,所以它和“人 的共同体”直接相关 。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既表现在物质层面也表现在精神层面 。从理论上讲 ,考古学文化作为物质遗存共同体, 是古代群体在物质文化遗存上的表现 ,在某种层面上可以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立一种联系。在对某一考古学文化认识足够清晰 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将其与史书中记载 的古族相对应 。

观众在故宫博物院观看展览。盛佳鹏 摄
观众在故宫博物院观看展览。盛佳鹏 摄

  由于历史文献对于汉族以外 的古代民族的记载稀少且不成体系 ,加之历朝历代的各种理解和传说 的杂糅 ,若简单将考古学文化与历史上的族群进行对应 ,风险 是巨大 的。但至少可以在某种层面上,将考古学文化中的某一处或某几处考古遗存与文献中 的族属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有学者认为考古学文化可以用古代的族名进行命名 ,如考古学上 的夏文化“ 是夏时期夏族创造和使用 的文化” ,学术界普遍认为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就 是夏族在一定时期内的遗存。

  1962年 ,夏鼐在《新中国 的考古学》一文中论及考古研究在解决民族族源和民族史问题时就曾提到“各兄弟民族的祖先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与汉族的祖先建立起日益紧密 的联系,今日大家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当前可见文献来看 , 是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最早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术语,用以论述古代中国不同群体的紧密历史联系及新中国确立的民族共同体结构。这表示当时学者们就已意识到从考古材料可以观察到汉族从史前到历史时期 的一个形成过程,只是“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研究”。

观众在山西博物院参观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特展。韦亮 摄
观众在山西博物院参观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特展。韦亮 摄

  《新中国 的考古学》一文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 的提法 是基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积累 的考古学资料。新中国成立后 的十几年间就发现了300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经过发掘的有100余处。这些遗址分布于不同地域 ,代表了不同的文化面貌,体现了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进入历史时期,文献记载与考古学资料的整合研究拓展了民族史研究的空间 。无论 是史前资料 的大量发现,还 是历史时期研究空间 的拓展、学术研究 的深化,都促使考古学者思考考古资料与族群之间 的内在联系 。

观众在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参观 。黄政伟 摄
观众在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参观 。黄政伟 摄

  中新社记者:百年来 的考古实践和出土文物 ,如何丰富中华民族 的历史维度 ,令中华文明“西来说”不攻自破?

  王建华:历史长河中 ,许多古老 的民族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 ,各民族在不断地分化与融合过程中延续下来 ,融入到今天中国56个民族之中 ,大家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就中国当代 的民族来看,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和历史记载 的很少。倘若单纯依靠历史文献来构建民族史,那么很多民族尤其是已消失 的古代民族将无史可考 。

  作为人文科学和历史科学 的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 ,考古学 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 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中华民族 的历史是全体民族共同创造 的,而有文字 的古史记载不超过四千年,剩下 的历史都需要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 。

  在对没有文字的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中,考古资料起着主要作用 。同时,考古学让各民族在历史上留下 的物质文化都成为可以被观察分析和描述 的对象 。只要有人类活动 的地方 ,就会留下实物遗存,考古学可以通过这些遗存去研究当时 的社会和历史,因此极大地扩展了历史空间,尤其 是民族史的研究空间,即考古学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维度。

游客参观秦兵马俑一号坑。张远 摄
游客参观秦兵马俑一号坑。张远 摄

  “仰韶文化西来说” 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中华远古之文化》一文中提出 的。当时提出这个观点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中国的考古学资料有限。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 ,发现中国不同地域文化 是独立起源发展演化的 ,有自己 的文化体系,尤其 是史前时代,中华文明“西来说”也就不攻自破了。

  考古学对构建古史尤其是史前史 的贡献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经过百年来 的考古实践和丰富 的出土文物 ,已证实中华民族的文明有着悠久的渊源 ,从史前到历史时期有着清晰 的独立起源发展脉络 。(完)

  受访者简介 :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建华 。张浪 摄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建华 。张浪 摄

  王建华,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是新石器时代考古 ,通过对黄河流域史前人口 的系统研究,揭示史前人口规模 、人口自然结构等变化规律 ,认为史前人口变化、社会组织的复杂化是中国文明起源和史前社会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动因。

彩神vII

解振华:中国已初步进入绿色 、低碳 、循环发展道路******

  中新网卡托维兹12月8日电 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日至14日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7日由中国新闻社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 的“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主题边会上做了首场发言。他表示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机遇 。中国已经初步进入到一个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的道路。

  解振华在致辞中表示 ,讨论“气候变化传播和公众参与”这一主题对于促进各国国内气候行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很有意义 。气候变化与每个人 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气候传播和公众参与 是开展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内容。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六条指出:“保障公众获取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的信息 ;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拟订适当 的对策” 。

  解振华指出 ,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挑战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 是政府的职责,也 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政府、企业、媒体、公众 、社会团体和国际机构和组织作为推进应对气候变化 的各个利益相关方 ,需要团结携手,共同应对 。

  解振华表示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的重大机遇。近年来,中国在提升公众意识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 。自2013年首届全国低碳日以来,通过举办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展览,召开低碳论坛、建立低碳产业联盟,播放公益广告、组织低碳院士专家中国行 、低碳进校园、进园区和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提升了公众的低碳发展意识 。近年来 ,越来越多地方各级政府 、企业、社区和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扩大了气候变化 的影响力 。如镇江举办的国际低碳大会,深圳举办国际低碳城论坛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影视大会。

  解振华表示 ,正是由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国 的气候变化工作取得可喜 的进展。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碳强度已经下降了46% ,提前3年实现了40%-45% 的上限目标 。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3.8%,预计2020年完成15% 的目标 。森林蓄积量已经增加了21亿立方米 ,也超额完成了2020年 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实现,为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争取提前完成,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解振华在发言中谈到 ,国际上有一些媒体质疑中国“是否还 是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应该像发达国家一样实现绝对减排 ,并给发展中国家更多资金支持” ,是因为还不了解中国 的国情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解振华表示 ,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800美元,仅为全球人均GDP80% 的水平,在全世界排在70多名 ,还未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还有3000万至7000万贫困人口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严峻的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消除贫困,还要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创造就业机会等等非常大的挑战。中国要实现NDC(国家自主贡献)的目标 ,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

  解振华表示,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对发达国家的要求是率先大幅度减排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是实现相对减排。在资金问题上,基于历史责任 、当前发展水平能力 ,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是义务。2015年中美元首就气候变化发布的联合声明更加明确 ,敦促发达国家出钱 ,鼓励发展中国家自愿出钱 ,欢迎其他私营机构出钱。这些都 是十分清楚的 。

  解振华表示,中国政府最近25年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力行节能 ,累积节能量占全球节能量50%以上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的总装机容量达6.5亿千瓦 ,占全球 的2.8%,淘汰关停火电机组1.7亿千瓦,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装机总量 的两倍 ;三是解决交通领域排放问题 ,中国快速发展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 ,特别 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国电动汽车总拥有量占世界拥有量的50%;四 是增加森林碳汇 ,中国 的人工造林面积是世界上最大 的 。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有应该采取 的措施都已经做了 ,而且应该说做得非常好,在全球减排总量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解振华表示,中国减排取得 的进展得到国际社会 的充分肯定 。

  解振华表示,中国在实现这些减排目标的同时 ,GDP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能耗 、物耗、碳强度下降基本超额完成任务 ,这些数据描绘出来的趋向和轨迹显示出中国已经初步进入到一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的道路 。

  解振华指出,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气候传播和公众参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一 ,抓住气候变化 的大方向。2016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给气候变化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但是并没有改变整个气候变化 的发展趋势。通过宣传引导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气候变化的事业中业来,把低碳发展 的理念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第二,拓展公众参与 的机制设计 。提升公众对于气候变化工作的知情权 ,及时向社会公布气候变化的工作 的最新进展,拓展公众参与的形式 ,推动决策过程 的信息公开 ,对于涉及环境和气候变化和立法 、政策制定等工作通过征求公众意见 ,使国家决策充分反映公众设想 。

  第三,将意识转换为实际行动。知易行难,我们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 的生活方式 ,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建立低碳社会 ,通过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总量和强度双重控制,减少对于自然资源 的过度攫取 ,倡导低碳消费 。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它国家和组织在气候传播和公众参与领域的合作,通过学术交流 、项目合作等形式 ,构建国际化 的气候传播网络,吸收国际先进的传播理念 ,创新公众参与的形式。

  解振华表示 ,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中国 、法国、联合国共同举行了有关活动与重申落实《巴黎协定》的坚定承诺 ,发出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

  解振华表示 ,众人拾柴火焰高,面临着新的形势 、新的挑战,更需要加强气候传播工作 ,推动国内外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气候变化工作中来 ,不断稳固和扩大朋友圈,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做出更大贡献。(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vII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