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 - 55世纪
55世纪2023-01-31 16:05

55世纪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健康保驾护航******

  1月9日上午9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一位67岁老人昏迷后口吐白沫。伴随着一声声沙哑的“让一让 ,请让一让 !”担架上 的老人被推入急诊抢救室 。抢救室拥挤到医生也快无处下脚的地步 ,没有空床,医护人员只能就地抢救……这样的急救画面时刻都在发生,抢救室内 的床位已经满员,作为战时抢救后备区域的急诊大厅也躺满了人 ,内科急门诊诊室由原来 的2个增加到8个,但每天依然是黑压压 的一片人头在排队。

  “我在新疆已经阳过了,非常时期 ,可以尽一份力 。”还在援疆服务期 的消化内科副主任黄庆科刚结束2个月的方舱工作,根据上级指令回温州休假的他 ,主动报名返院支援 ,连续多天在急门诊连轴转。“1月4日,急诊总人数1900余人,其中急危重症患者约130人;全院住院患者4200人,床位全满……”急诊科副主任(主持)洪广亮介绍,最近急诊抢救入院人数 是平时的近3倍 ,其中急危重症数量较平常增加尤为明显 ,且大多 是有基础疾病伴发低氧血症的老年人。在公园路院区急诊科,整个急诊大厅都躺满了人 ,急诊一楼后门CT室门口都是加床。

  连日来,为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 的救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院启动方舱模式”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储备应急支援队伍,抽调医务人员支援发热门诊、急诊及重症隔离病区 ,职能处室负责人驻点急诊抢救室 、发热门诊 、参与临床查房 ,协助患者分流 、调配床位……

  “好在最近几天医院出了很多新政策,医务处的几位负责人每天在两个院区的急诊科协调 ,滞留人数降下来了,医疗救治秩序也更加高效了 。”负责公园路院区急诊运行的急诊科副主任吴斌介绍说 ,根据阶段性患者实际就诊需求 的变化 ,动态优化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段时间公园路院区急诊内科诊室排长队 ,就增设发热门诊和机动班,向各科室抽调有抗疫经验 的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 ,加快患者分流 ,提高了诊疗效率 ;近几日抢救室接诊 的高龄老人、基础疾病患者数量较多,医院则安排各科室支援急诊 ,按指标认领病人,滞留人员大大减少。

  说起坚持在急救一线 的医护人员,急诊400病区护士长李心群和410副护士长何春雷有些哽咽:“工作量翻了好几倍 ,不少同事感染后还未痊愈 ,有 的夜班护士还在发烧 ,但大家都是做急诊的 ,都知道现在 的困难 ,好多人二十来天几乎没休息过,大伙儿都说自己随时能顶上 ,一定会扛过去 的。”

  “所有床位迅速收满,这里就如临时的‘战地医院’ ,每个医护人员都绷紧了神经竭尽全力救治患者。”1月9日早上8时 ,在6号楼重症救治病区,ICU副主任王晓蓉、徐红蕾与经培训的内外科支援人员组成诊疗小组正在紧张的查房中 。收治在重症病区的患者大都 是患有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 的老年人 ,病情变化快 ,医护人员时刻承担着巨大 的体能消耗与心理压力,半夜接到“抢救电话”赶回病区支援是常态,很多时候结束抢救后 ,因放心不下患者 ,医护人员就在办公室简单打个盹 ,再投入新一天 的工作 。

  “全院护理人员随时投入医院救治工作 ,特殊时期有太多‘轻伤不下火线’ 的例子,让我们又心疼又为他们全力拼搏 的精神感动 。”护理部主任孙彩霞说。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马继红 ,第一时间进入增开 的重症病房,连续半个月无休,为争取生命抢时间 。“人手不足时,白班夜班连着上 ,医院给的5天隔离假一天也用不上。”

  俯卧位通气治疗有利于肺炎患者血氧值 的提升 ,对于救治工作尤为关键,收治在重症救治病区 的患者往往是缺乏自主性 的高龄老人 ,自身无意识使不上力,常常需要4、5名医护人员一起协助。每天上午下午各两次翻身俯卧,一轮下来,医护人员脸上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 。“虽然工作量大幅增加,但看到患者呼吸逐渐顺畅 ,也给了我们许多救治 的信心 。”说话间 ,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张其霞又匆匆投入了紧张 的工作。

  时值深冬,“老慢支”、肺心病 、肺气肿等疾病高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科出动,每日仅系统中收到 的会诊申请都在150人左右,床位一扩就满,通宵夜值成为日常 。担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总的主治医师陈超蕾每日奔波在会诊和协调呼吸科床位 的路上 ,几乎每天都深夜或凌晨才完成会诊记录 。在排床时,她也会主动和急诊分流的医师申请,将更加危急的病患排到呼吸科病区,以缓解其他专科病区的压力。

  为应对庞大 的发热患者就诊人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诊室从3个增至7个 ,由原本感染内科固定配员变为感染内科带头,其他内外科医师增援。发热高峰时期,前去支援的医护人员纷纷因频繁接诊新冠感染患者而发烧 ,发热门诊组长 、感染内科医师陈瑞聪说,“我们都不忍心请假 ,因为不 是我强撑着在干,就是我 的兄弟替我顶着。”

  本轮疫情初起时,372名各专科的规培研究生与外院规培学员第一时间选择留下,他们大部分人也感染了新冠病毒,面对巨大 的救治压力 ,年轻的他们休息一两天就回到工作岗位 。重症高峰到来,又有300余名研究生返院加入到全院医疗救治队伍。

  据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建了500人重症、急诊后备队 ,360人重症护理队,500人发热门诊后备队,所有人员都经过重症 、急诊轮岗,技术过硬 ,实行车轮战,轮番上阵 。(光明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习记者陆健)

国际油价走低 、原油系期货飘绿 ,为何汽柴油价格仍上调******

  国家发改委2月3日傍晚发布消息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 ,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自2月3日24时起 ,国内汽 、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

  折升价,上述调幅对应92号汽油上调0.16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均上调0.17元。据大宗商品资讯机构卓创资讯测算,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 ,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较之前多花8元,95号汽油多花8.5元。油耗方面,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 ,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2月17日24时)之前 的时间内 ,消费者用油成本将增加12元左右 。物流行业,以月跑10000公里 ,百公里油耗在38L 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增加301元左右。

  经澎湃新闻计算,进入2023年以来 ,成品油调价经历“二涨一跌” 。涨跌互抵后,年内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55元/吨 、245元/吨 ,对应每升92号汽油、95号汽油及0号柴油上涨0.20元左右 。国内大多数地区92号汽油零售限价处于7.5-7.9元/升区间。

  国际原油期货方面 ,截至2月2日收盘,2023年3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下跌0.53美元/桶(-0.69%),结算价报75.88美元/桶 ;2023年4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67美元/桶(-0.81%) ,结算价报82.17美元/桶。3日 ,国际油价显著下跌 。自2月以来 ,油价震荡走低。

  调价当天,在国内商品期市表现上,原油系品种飘绿。2月3日日间盘收盘 ,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收跌。截至当天15时,燃油主力合约领跌期市,跌超3%,低硫燃料油跌超2%。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日间盘原油期货合约低位震荡 ,国内原油期货主力2303合约开盘531.7元,截至日间收盘 ,收报531.9元,跌1.92%或10.4元;结算价为532.0元。

  这看起来似乎 是矛盾 的 。为什么会出现国际油价走低 、原油系期货飘绿 的同时 ,本轮调价窗口汽柴油价格却上调?其实,这 是由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决定的。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每次价格如何调整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不 是简单由调价前几天国际油价变动决定。从这轮计价周期的原油变化率看 ,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先扬后抑趋势 ,但整体价格走高 。

  金联创能源分析师王延婷表示,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后 ,出入境管控进一步放松 ,市场对中国能源需求预期乐观 。另外 ,EIA将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上调5万桶/日至105万桶/日,再考虑到对俄罗斯石油制裁加码 ,对燃料供应减少的担忧增加。能源需求前景有所改善与供应减少担忧共同提振油价持续反弹 。后期虽然因炼油需求疲软和出口低迷,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以及在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公布前,市场心态趋于谨慎,对原油价格形成打压 ,但原油整体均价依然上涨明显。

  从历史调价数据看,成品油调价与国际油价走势并非“跟涨不跟跌”。此前也多次出现过调价日之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但当期国内成品油价格却下调 的情况。例如 ,2021年12月17日是调价日,之前2个工作日国际油价连续上涨 ,但当期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30元、125元。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26日、3月31日 ,2020年9月18日等调价日均出现过类似情况。

  隆众资讯原油分析师李彦认为,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下跌的趋势 。目前来看 ,欧美经济衰退忧虑仍在延续,俄罗斯实际供应没有出现显著下滑 ,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下调 的概率较大 。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雪琴称,美联储加息放缓符合市场预期,但全球央行紧缩货币政策不变 ,依然对国际油价形成利空压制。另一方面 ,欧佩克+维持现有产量政策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对油市底部支撑明显 。短期国际油价单边推涨 的压力依然较大,油价有望延续波动行情。新一轮调价以下调预期开场。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