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平台_500平台
500平台2021-09-04

苏贞昌下台送茶叶让人琢磨,岛内舆论称暗示留任者将饱受煎熬******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距离去年“九合一”败选过去了两个多月,台“行政院长”苏贞昌终于在1月30日率行政团队总辞 。对岛内民众来说,这出“歹戏”虽然总算落幕了 ,但陈建仁31日将接棒,且行政部门成员多数没有更换,让他们实在难以对民进党当局今年的表现有什么期待。

  “请各位继续耐住高温 、泡出好茶”

  苏贞昌1月30日召开临时院会并率领“阁员”总辞 。他在致辞时称,他这次当“行政院长”当了1478天,真的 是殚精竭虑 ,“当然限于自己的能力有限 ,还 是觉得有些地方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缘尽于此 ,当整个情势走到这里,需要有人承担的时候,就是我来担待 ,各位留下来” 。苏贞昌自吹自己的团队“ 是被肯定的、被检验的、被留下来 的”,纯度达万分之9999,成色十足 。他接着回顾1月12日宴请时曾送大家一个茶壶,“今天我没什么可以送给大家 ,我送大家一些好茶叶 ,请各位继续耐住高温、泡出好茶” ,还说“有时候不能尽意 ,所以在茶袋上我给各位留了一张小卡片代表我 的心意 ,请各位琢磨”。

  有岛内舆论分析称 ,苏贞昌 的“临别赠言”以及茶叶暗示这些留任者未来将饱受煎熬 。按惯例,苏贞昌会后与“阁员”合影拍“毕业照”留念 。联合新闻网称,他“全程展露笑容,显得十分轻松”。

  多人留任被批“不可思议”

  1月31日 ,陈建仁将就任“行政院长”,全部“内阁”成员名单已经确定 ,除了“内政部”“文化部”“财政部”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有异动外,其余部会首长均获留任。台媒30日称,前台北市议员梁文杰将接任陆委会副主委 ,引发普遍质疑。2011年11月 ,当时的台北市议员林瑞图爆料称,郑文灿(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和梁文杰在同年6月前往澳门 ,接受博彩大亨陈盈助的招待,并无偿受赠约50万澳门元 的赌场筹码 ,当时郑文灿 是民进党桃园县党部主委,并参选桃园“立委”,梁则为台北市议员 ,担任民进党发言人 。梁、郑随后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告 ,诉请林瑞图赔偿两人各200万元新台币外,同时向士林地方法院提起自诉,控告林诽谤罪。但法官认为林瑞图已经合理查证 ,而且是就可受公评之事进行评论,判决郑梁二人败诉确定 。国民党“立委”李德维30日称,当年备受争议的郑文灿与梁文杰都将担任要职,蔡当局的用人标准到底在哪里 ?“立委”郑丽文痛批,完全不见梁文杰有何两岸经历与专长,民进党完全没有检讨败选原因,只见政治酬庸与派系分赃 。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也表示 ,两岸事务相当复杂 ,且情势严峻,陆委会应找有经验的 ,而不 是找在脸书骂人或上政论节目胡扯乱扯,扮演网军角色 的人,他无法胜任陆委会这么重要 的工作。

  台“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获留任也被视为“不可思议” 。中时电子报1月30日称,陈吉仲先前多次透露会回大学教书,回老家养猪 ,各界也猜测他将下台走人 ,没想到居然获留任 。分析称,关键在于陈吉仲惯用补助政策 ,下任“主委”若无法延续 ,恐会招致批评 ,导致这一职位乏人问津 。有农业学者认为,陈任内将台湾农业彻底打造成“福利事业”,还有农民不留情面地直言,“陈吉仲下台”才是最刻不容缓 的农业政策。他有诸多争议,包括“1450事件” 、开放莱猪、“班班吃石斑”未兑现、农产品出口成问题,只能不断使用补贴来掩盖施政不力 。

  上任后第一个冲击

  尤其值得关注 的是,台安全部门除了“国安局长”陈明通下台外,“外交部长”吴钊燮、“国防部长”邱国正与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均留任。前民进党“立委”林浊水1月30日质疑称 ,兵役延长、应对解放军军演失当以及“论文门”都是民进党当局声望急挫的最大原因 ,针对处理两岸关系 ,民众评价也偏低,“但是政府人事异动 ,国安三巨头纹风不动合不合理?”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称,“行政院正副院长”都有学术伦理问题,难以成为社会仰望 的对象 。国民党要自我检讨 ,以此为鉴 ,更要努力团结,让民众信赖,以2024年下架民进党为目标 ,为台湾找出路。新的一年 ,他希望海峡两岸都能以对话取代对抗、以谋和消弭战争,回到10年前两岸 的和平与繁荣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说,这次“内阁”改组非常平庸且没有特色,可能都只是基于党内派系的利益 。

  “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更 是气炸了,1月30日炮轰陈建仁“内阁”都 是一堆“破铜烂铁”,让他不禁感慨蔡英文当局似乎 是被虐待狂,常常搞那种授人以柄的事,然后被在野党和民众鞭笞。他说,31日陈建仁就要粉墨登场了 ,“正副院长”加9个新部会首长和发言人共11人 ,约占1/3,苏“内阁”成员2/3留任 ,基本上 是小幅改组 ,并没有呼应社会主流民意希望全面或大幅改组 。

  台湾《中国时报》1月30日评论称 ,当局“新瓶装旧酒”看不出改革 ,但面对2024年选举,连打3场胜仗的国民党别想着靠“争议内阁”捡到枪,赶紧推出最强人选 ,才能好好为民众做事 。《联合报》30日的社论称 ,港媒援引相关分析认为,一旦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窜台 ,解放军将采取“更加全面、震撼 的行动方式” ,借势把反“台独”军事行动推向一个新 的高度 。而岛内新安全团队上任的第一个挑战 ,就 是麦卡锡可能窜台 的冲击 。蔡英文当局将陷入两难,如果热烈欢迎麦卡锡,可能会得罪拜登政府 ;但如果不欢迎 ,又会得罪主导众议院的共和党,“不可不慎” 。

500平台

与名人交往忆事******

  苏戈

  我到中新社当记者 ,是在五十年代初中新社刚成立不久。副社长王纪元同我谈话说:“中新社处于起步阶段,在社会上还没有影响 ,需要社会各阶层人士 的支持,特别 是要邀请国内知名人士及文艺界名家为我社撰稿 ,扩大海外影响。”

  那时 ,当一名文艺记者也有很多困惑。如文艺界名人生活习惯的差异,已经成名 的人士不在乎多一次 的扬名机会,加上许多人士或单位不认中新社的牌子 ,所以我开始工作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人家不理睬摔电话、吃闭门羹 ,特别是同新华社 、《人民日报》多家中央级媒体记者共同采访时受到冷落等 ,让我觉得很伤面子。再加上社内也有很多规矩限制 ,如要了解外报转载的文章落地情况,只能查看进步报刊,中、“右”的报不得借看等 ,这给开展工作带来很大 的不便。当然 ,随着时间 的推进 ,社会对中新社的了解不断深入,工作逐步开展,我的工作得到绝大多数各界名人及文艺单位的支持与帮助。更有许多青年人对我这份能经常接触明星、歌星等文艺界人士的工作极为羡慕。每当忆起当年那些人和那些事,我也倍感欣慰 ,难以忘怀 。

  老舍先生 的幽默与认真

  有一次采访老舍先生,我带上介绍信到乃兹府老舍先生宅院(现改为老舍先生纪念馆) 。见到老舍先生后,我将信递交过去 ,先生看了信便问 :“中新社和新华社有何不同 ?”我将中新社是民办通讯社 ,社长为金仲华,供稿对象 是香港及海外华文报刊等一一道来 。先生边看介绍信又问 :“是民办通讯社 ?”“是啊! 是啊!”先生认真地重复问,我又重复回答。看来先生对“民办”两个字有不解之处 ,我也无法解答更清楚 。这时坐在旁边 的老舍夫人胡絜青大姐笑着说 :“民办就是民办。”大家互相看着笑了起来 。那些年我经常麻烦老舍先生 ,凡是遇到年节 、假日 、祖国大庆 ,便邀请先生为我社撰写文章。只要先生能抽出时间,他绝对愿意帮忙。

  如今老舍先生已谢世,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 的作品 。他 的作品不仅生动表现了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也写出最底层人民 的疾苦 ,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面貌。老舍先生是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的人 ,让人永远怀念。

  张恨水状告中新社

  张恨水 是位著名言情小说家 ,一生撰写了120多部小说,大量 的散文、诗词 、游记等作品 , 是位多产作家。他 的著名小说《啼笑因缘》 、《金粉世家》 、《夜深沉》等多部作品均拍成电影及电视剧 ,影响极广 。我很早就阅读了他 的小说,也可以算是他 的“粉丝”吧 。1956年夏季的一天,我怀着兴奋 的心情,前往西四砖塔胡同一座四合小院拜见张恨水先生 。当我推开小院便门时,见到先生和夫人正坐在亭院中八仙桌旁饮茶 。夫人很娇小,像是南方人模样 。在聊天过程中 ,我感觉先生说话语气低沉 ,言语不多 ,似乎有心事,或对当下新中国建立不久 的环境不适应?当我问起先生近期有何大作时 ,先生不直接回答,只说没有什么事 ,很闲 ,有时在附近遛遛弯。我根据他说的现实情况,提出请先生为我社撰写一篇《北京街头见闻》 ,先生答应了。我便不打扰,起身告辞 。没过几天我接到了先生寄来 的文章,大约四五千字 ,交给组长黄嘉锦处理 。黄嘉锦组长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 , 是地下党员、菲律宾归侨 ,能干 ,有魄力。他大刀阔斧将张恨水先生文稿压缩成二千字 ,便发往香港报刊 。事过半个多月,王纪元副社长叫组长和我到他办公室,告诉我们说 :“张恨水先生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告了中新社,说‘对作者不尊重,不负责任 ,随意改动作者文章’ 。”发生这种事对中新社影响很不好 ,组长和我都挨了批评 ,我们也做了检讨并吸取了教训。尽管我们给张恨水先生带来不愉快 的经历,但先生以大度 的胸怀仍应邀为香港及海外华文报刊撰写了多部长篇章回小说,对外报副刊给予了极大 的支持 。为此 ,我们很感谢张恨水先生 。

  批斗“电影皇帝”崔嵬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兼导演崔嵬先后拍摄了《青年之歌》 、《小兵张嘎》 、《杨门女将》等多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影片,并在电影《红旗谱》、《宋景诗》 、《海魂》中扮演了不同类型 的角色。1962年,由《大众电影》读者投票评选 的“百花奖”对崔嵬在电影《红旗谱》中扮演的朱志忠这一纯朴 、善良、勇敢 的农民形象给予了极高评价,授予他最佳男演员奖。为此 ,我写了一篇《访最佳男演员崔嵬》,刊登在《中国新闻》稿本第二部分。此稿很快被香港及海外华文报刊转载,香港《大公报》刊登时将标题改为《电影皇帝”崔嵬》 。据了解,当天香港街头报亭《大公报》销量剧增 ,受到香港居民 的欢迎。没料到 ,“文革”期间 ,“电影皇帝”这篇改动标题 的文章给崔嵬凭空增加了一条罪状。在那个黑白颠倒 的年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位延安时的共产党员就 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被那些不了解内外社会制度区别的群众揪斗不放,吃了不少苦头。“文革”过后我又见到了崔嵬,向他表示谦意,“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崔嵬用他那山东人特有 的宏亮嗓音 ,直爽 、坦然地说 。 是啊!灾难 是过去了,如人有再提起那段历史故事,就当笑话讲给后代听吧。

  由言慧珠引起的争端

  1966年“文革”伊始,有人贴了一张大字报 :通讯组曾两次报道有关京剧艺人言慧珠 的文章,这两篇大毒草应受到批判……。我看了大字报很气愤 ,有同志支持我反唇相讥 。我想想还 是冷静下来。1960年初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言慧珠从上海来北京开会时 ,我采访了她 。当时,她 是上海戏曲学校副校长。她向我介绍了培养京剧接班人 的情况 ,并对京剧艺术后继有人充满信心。同年夏季我从上海晚报上看到一则关于言慧珠 、俞振飞结婚的短讯,即写信邀请她为我社撰写一篇蜜月旅行见闻之类 的文章 。言慧珠很热情 ,很快复信。信中说明 :他俩畅游长江,欣赏了祖国美丽山河,看到了长江两岸人民的美好生活等 。她还说,他们回上海已过多日 ,不 是新闻了 ,如需要,请我代笔 ,用她名字发表。我根据言慧珠的委托及信中所描述 的情况 ,写了一篇《言慧珠 、俞振飞蜜月旅行追忆》 ,发给香港。香港及海外有些报纸很快采用。因为这种文体 的稿件通讯组曾发表过多篇 ,很受外报欢迎 。记得《我的丈夫 ,我的蜜月》一稿不仅被多家外报转载,而且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人 的肯定及表扬 。言慧珠是著名须生言菊朋 的爱女。言慧珠才艺双全,扮相秀美 ,唱腔清亮圆润 ,深受广大京剧爱好者 的喜爱 。俞振飞是著名小生 ,是梅兰芳 的搭档,他不仅在国内扬名,而且深受香港 、台湾及海外京剧爱好者关注 。再说,当年通讯组每三个月就要全面检查所发出的文稿,如有问题早就挨批了 ;其次 ,所报道的对象 ,不 是个人喜爱而是因工作需要 ,符合我社规定 的爱国主义报道方针。这场由言慧珠引起的争端 ,未能掀起更大地浪花,没过多久,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

  国共谈判大政治家邵力子

  拜见国共谈判大政治家邵力子 ,本不属于我 的工作范围 。领导给了我这任务,只有服从别无二话。领导交代 :请邵力子先生撰写一篇国庆十周年观感 ,不谈人口问题 。我领会了精神,随即前去拜访邵先生 。邵力子先生 是浙江绍兴人 ,讲话略带乡音 。他是1949年代表国民党与共产党和平谈判的主要人士之一 ,主张国共合作 ,后因谈判破裂 ,邵先生主动要求留在北京未回台湾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委员等要职。邵先生很热情也很健谈,待我说明来意后,先生很快应允。他认为 ,建国十周年各方面变化很大,特别是共产党对民主党派 的尊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政策等 ,给先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当我采访结束起身告辞时,邵先生又问我是否看到了他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有关计划生育及人口问题 的文章,接着他很激动地讲道:他曾在1953年时 ,在一次重大政治决策会议上提出中国人口过多,需要计划生育 的观点 ;还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人口问题做了专题发言。邵力子先生说:人口多是好事,但在经济和物质不够发达的社会环境中,控制人口刻不容缓。他 的观点有三方面 :第一 ,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不利;第二,生子女多对妇女身体健康不利 ;第三 ,对儿童成长教育不利。我聆听了邵力子先生关于人口问题见解与观点,极为敬佩和赞同。但是当年有关人口问题的政策是学苏联 ,是国策 。这一观点又有多少人敢于站出来表示同意?我做为一名记者更不敢随意表态 。先生看我没任何表情,一定是大失所望 。很遗憾,如果先生不在“文革”中故去,如果先生能活到现在,看到中国人口增势得到控制 ,经济发展,国富民强,定会感到欣慰 。

  (历史资料)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00平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