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快3登录 - 500快3登录
500快3登录2021-07-28

他像自我燃烧的火种,照亮烈士“回家的路”******

  照亮烈士“回家 的路”

  ■李角和 杨仁帮 中国国防报记者 郭冬明

  千秋英雄气,浩然天地间 。

  前不久,家住江西省乐平市临港乡九墩村 的王松根 ,在好心人程雪清的帮助下,终于找到叔父 、志愿军烈士王明 的埋骨之地,圆了一家人多年的心愿。通过程雪清提供 的线索,王松根还原了叔父生前战斗足迹——

  1953年,任志愿军54军405团警卫员,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在金城战役中不幸牺牲,埋骨他乡 。

  今年47岁的程雪清 ,也 是乐平市人。近年来,他先后为14个省(自治区)184位烈士找到了“回家的路”。

  “只要有一线希望,无论困难有多大,都不能放弃”

  2009年 ,程雪清投资失败后 ,以手机贴膜为生。闲暇之余,他积极参与助残和救援公益活动,为平凡 的生活注入了一抹不平凡 的色彩。

  一次,程雪清在整理家中旧物时意外发现一张新四军复员证复印件。从模糊的字迹中,他辨认出这 是外公徐文根 的复员证。

  “对外公 的印象几乎空白 ,只知道他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程雪清告诉记者,他出生时,外公已经去世,父母对外公军旅经历知之甚少 。

  外公究竟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何要深藏这段参军经历 ?带着一连串疑问,程雪清踏上了寻访之路 。

  起初 ,程雪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往乐平市及周边县市档案馆查阅资料 ,均无功而返 。他把外公的复员证复印件发到网上 ,仍石沉大海。

  正当程雪清觉得“山穷水尽”时,同为新四军后人的乐平市委党校教师徐伟带来一则好消息,让他顿感“柳暗花明”。

  原来,徐伟看到程雪清发布 的信息后,把相关照片转发给景德镇市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张红生 。格外热心的张红生,利用寻亲微信群发动志愿者帮助寻找 ,并联系到开国将军刘毓标 的儿子刘华苏协助查找。

  经刘华苏查阅相关资料证实 ,程雪清 的外公徐文根于1944年参加新四军,编入新四军华中军区 ,随部队转战多个战场 。抗日战争胜利后 ,由于身体原因,他经组织批准复员回到江西乐平老家。

  “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每一个英名都值得永远铭记 。”程雪清在寻亲过程中 ,发现还有不少烈士埋骨他乡,因留存的信息残缺不全 ,甚至有的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从那时起,他决心为这些烈士找到“回家 的路”。

  一天,一位叫彭大华的老人 ,突然敲开程雪清家门 ,请他帮忙寻找自己的外公。

  彭大华 的外公叫黄万生(后化名田英),曾担任赣东北苏维埃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跟随方志敏北上抗日后 ,音讯全无 。

  新中国成立后 ,彭大华父辈得知外公牺牲在战场 ,对于在哪里牺牲、安葬在哪里等细节 ,无从知晓。父辈们几经周折 、多方寻找 ,均未能如愿 ,带着遗憾离世。“如今 ,我也老了 ,我想在余生了了父辈的心愿……”彭大华拉着程雪清 的手,含着眼泪说 。

  接下来几天,程雪清多次前往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档案馆查找线索 ,但仅查到了彭大华外公 的入伍记录。

  一个偶然机会,程雪清在旧书网看到一本名为《武山雄鹰》的烈士史料 。当他翻到第3页时,赫然映入眼帘 的 是“田英 ,又名黄万生,安葬在江西省都昌县大港镇烈士陵园” 。他立即与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系,后经反复确认 ,田英就是黄万生烈士。

  这是程雪清为烈士寻亲取得的第一次成功 ,也正是这次成功给了他极大 的信心。此后,他常常对自己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无论困难有多大 ,都不能放弃 。”

  “我们两代人找了您50多年 ,今天终于如愿了”

  “我思考最多 的是 ,如何搜集更多烈士和烈士后人的信息 ,帮助他们圆梦 。”程雪清告诉记者,他利用工作之便 ,先后建立并加入了100余个微信群 ,添加包括退役军人事务局和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及社会志愿者等9000多个好友。与此同时 ,他还加入乐平市新四军研究会 ,牵头负责为烈士寻亲工作。

  经过实践探索 ,程雪清总结出一条运用互联网寻亲 的“三步法”。第一步,通过微信群收集烈士英名墙、墓碑等图片信息 ,前往中华英烈网 、烈士纪念网比对核实,确认烈士身份 ;第二步 ,根据比对核实情况 ,协调全国各地志愿者前往烈士籍贯所在地进一步核实 ,并寻找烈士后人 ;第三步,依据烈士后人提供 的信息 ,与烈士生前所在部队 、入伍地档案馆和民政部门等再次核实、反复确认。

  随着寻亲路不断拓展,好消息也越来越多 :陕西城固的袁志清烈士、河北邢台的王杰烈士、山东梁山的宋崇贵烈士、四川青神的郑开荣烈士、湖南株洲的颜家龙烈士等 ,先后“回到”阔别多年的家 。

  “因方言、笔误、地名以及行政区域变更 ,导致一些基本信息有偏差,加之不少烈士没有后人 ,让很多烈士‘回家的路’,走得异常艰辛 。”说起烈士寻亲的难处,程雪清面色凝重 。

  2021年5月26日 ,福建 的烈士后人朱寿媚辗转联系程雪清,希望帮助确认他叔叔朱家福烈士 的身份信息。据朱寿媚介绍 ,朱家福曾服役于志愿军20军59师175团 ,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场壮烈牺牲。朱家福 的事迹在家乡家喻户晓 ,但因缺乏证明材料 ,当地革命烈士英名录中并没有朱家福烈士 的名字。

  了解情况后 ,程雪清通过寻亲微信群 ,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团革命烈士登记表》。经核实 ,表中“朱介福”和“朱家福”信息基本一致。原来“介”和“家”两个字在当地方言中 ,读音差不多,导致记录发生了偏差 。据此,当地有关部门很快将朱家福烈士纳入新修订 的烈士英名录。朱寿媚在写给程雪清感谢信的信封上,饱含深情地写下“恩人”两字 。

  还有一次 ,程雪清从福建省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来的求助信息中得知,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廿七君庙供奉的27位烈士之一饶文全,在相关部门移交的资料上 ,填写 的是“江西省何登乡乔头村人”。

  当时 ,程雪清查遍了江西所有地名 ,也没找到“何登乡乔头村” 。紧接着,他查找与之同音或谐音 的地名 ,最终在江西省会昌县找到读音近似 的地名“河墩乡桥塘村委会” 。

  程雪清第一时间与会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取得联系 ,经多方核实,“何登乡”就是现在 的“河墩乡”。后来 ,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帮助下,他找到饶文全烈士过继 的后人饶龙福。

  “爷爷 ,我们两代人找了您50多年 ,今天终于如愿了。”寻亲成功后,51岁 的饶龙福带着家人第一时间前往廿七君庙祭拜爷爷饶文全。

  “每一次寻亲都是一次精神上 的洗礼 ,参与其中,我才是被照亮的那个人”

  手机贴膜生意 , 是程雪清一家四口 的生活来源。

  为烈士寻亲难免会影响生意,程雪清的妻子忍不住埋怨:“一天到晚不着家,你到底图啥?”

  对此 ,程雪清耐心解释:“我既然走上这条路,就应该坚持走下去 ,哪有半途而废之理?如果我放弃了,不但对不住为国捐躯 的烈士,更对不住烈士 的后人 。”

  慢慢地 ,程雪清 的坚持 ,得到妻子 的理解和支持 ,他的3个侄子和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也加入了他的“寻亲团”。

  程雪清的善举 ,引来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一些公益团体和爱心组织主动提供寻亲经费 ,被他一一谢绝。

  “我为烈士寻亲不图名 、不图利 ,就 是希望烈士 的事迹代代相传 ,让世人永远不要忘记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程雪清说。如今,他每天仍坚持上午9点出摊、晚上9点收摊 ,稍有空闲就打开微信寻亲群,分享信息 、梳理线索。

  一次,程雪清通过手机视频 ,连线当地电视台一档节目 ,借助媒体力量为东山保卫战中8名湖南籍烈士发布寻亲信息。不到一周时间,先后有4名烈士亲属通过节目组成功找到埋骨他乡的亲人。

  受此启发,程雪清接下来联系“让爱回家”公益寻亲网和全国各地党政机关 、退役军人事务局官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等 ,发布为烈士寻亲信息,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

  在程雪清的影响带动下 ,退役军人蒋善金、大学生盛英子 、政府工作人员张燕新 、交通警察潘迪渊,还有肖伟彬、罗富珍等志愿者 ,纷纷加入了他的“寻亲团”,接力寻亲 。

  与此同时 ,程雪清也通过各种公益组织 ,为更多烈士寻亲。前不久 ,他以志愿者身份加入乐平市救援队 ,把相关烈士信息发布在救援微信群,得到乐心公益事业队员的积极响应 。

  一天,赣南救援队队长杨舒文收到18位赣州籍烈士信息 ,便立即组织人员帮助寻找,大家历时两个多月 ,成功为这些烈士找到亲人。

  如今 ,程雪清与全国爱心家园寻亲联盟 、陕西曙光救援队 、江西宝贝回家组织 、峨眉飞豹救援队等寻亲组织密切合作,努力为更多 的烈士寻找“回家 的路” 。

  有人称程雪清就像自我燃烧的火种 ,不仅照亮烈士“回家 的路” ,还让更多 的志愿者集聚到一起 ,投入这项公益事业。对此,程雪清深情地说 :“每一次寻亲都 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参与其中 ,我才是被照亮 的那个人 。”

  (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500快3登录

东西问|曾明:为何在人生“至难” ,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编者按 :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再度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激励奋进,引发热议 。此古语出自苏轼名篇《思治论》,中新社“东西问”特专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解读为何在人生“至难” ,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中新社成都1月6日电题:为何在人生“至难” ,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专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古之人 ,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 ,彼独何术也?”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 ,年仅26岁的苏轼在《思治论》中提出疑问 。苏轼用自己起伏波折的一生给出答案: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写下“天下第三行书”与千古雄文《赤壁》二赋 ;晚年被贬惠州、儋州,依旧乐观旷达 ,留下华章无数 。

  在人生低谷,苏轼如何从“至难”转向“至远” ?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用什么样 的精神面对“至难”?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对此进行解读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 :苏轼为什么在《思治论》提出“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

  曾明 :苏轼一生,元丰二年(1079年)遭遇“乌台诗案”之前为前期 ,元丰四年(1081年)“筑室于东坡 ,自号东坡居士”之后为后期,中间两年可谓大彻大悟期。他 的一生 ,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前期“桃李春风”,后期“江湖夜雨”。

  《思治论》为苏轼26岁时所作 ,恰好是他“桃李春风”之时。当时苏轼出任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已两年,他洞察民间疾苦 、了解地方行情 。在文中对当时朝政“三患” ,即“财之不丰 、兵之不强、吏之不择”之弊 ,提出了要“课百官 ,安万民,厚财货 ,训兵旅”。

  在《思治论》中,苏轼还提出了“古之人 ,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一问 。可见,“至难”和“至远”,在苏轼心中 是辨证认识的。即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由难转易 ,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幼树会成林 ,溪流终入海。他坚信只要定下心思去做,就肯定能达到目标 。

四川眉山三苏祠内的苏东坡的雕像 。张忠苹 摄

  中新社记者:苏轼提出的哪些主张,对今日中国式现代化仍有参考之处 ?

  曾明 :《思治论》全文虽只有2000余字 ,却清晰表明了苏轼早期的一些理念。他在文中表示,执政重民生 ,以人民为本 ;安定靠制度 ,讲规则规矩 ;太平须“活法” ,应改革创新。

  此外 ,《思治论》还提出“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 ,其意为在目 的明晰、规划周详的情况下 ,政策就应得到坚定不移 的执行 ,只有这样 ,事业才能获得成功。

  苏轼一生据“活”而变,从中看到了人世间的善 。他明白“功业见于变” ,认为“执一而不知变 ,鲜不厌者”,做到了“一”与“多”,“恒”与“变”的统一。苏轼主张渐变,而不 是“突变” 。苏轼“择先王之成法 ,而法其所以为法”的“通变”思想 ,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

位于四川眉山 的三苏祠 。王磊 摄

  在文化方面,苏轼因“活”而新 ,从中发现了万物 的美。他深知“新”乃自成一家之根本,这在诸多诗文中有言。《书吴道子画后》论作画,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评草书》讲书法 ,说“自出新意 ,不践古人”。

  苏轼通过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 、以诗为文等做法,使新体更加成熟 ,旧体别开生面。比如《雪堂记》等均缀以骚体,《观妙堂记》等以对话行文,呈现赋体文 的特点,前、后《赤壁赋》等 ,打破成法以赋为论 ;《庄子祠堂记》等借“记”作“论”,使文章获得更加不朽 的生命力。

  不拘法度,不断创新,苏轼对“活法”的创造实践 ,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而言,依然具有启示。我们要创作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艺作品,才能真正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让世界亲近中华文化,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华民族 。

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内欣赏苏轼名作《潇湘竹石图》长卷 。侯宇 摄

  中新社记者 :苏轼有哪些华章 ,成于“犯其至难” ?为什么艰难困顿之时 ,反而成就他艺术 的辉煌 ?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用什么样的精神面对“至难” ?

  曾明 :苏轼不仅将“活法”贯通于诗文词赋 、琴棋书画 ,甚至待人接客之中,还实践在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快意逍遥之中 。自然中的“烟雨”,生活中 的“烟雨” ,仕途中 的“烟雨” ,在苏轼看来 ,都是由“至难”向“至远”转换的必由之路 。

  不管“大江东去” ,还 是“明月几时有” ,惬意欢喜 、磨难坎坷,苏轼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在“至难”中依然能够保持从容洒脱 、怡然自得 的快意人生。年过六旬 的苏轼被贬蛮荒之地儋州,他不绝望不怨恨,而是登高望远,享受绝美海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苏轼屡遭打击 ,沧桑羁旅 ,却仍有“人生如梦” 的哲思 ,有“江海度余生”的豁达 ,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遐想 。苏轼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 的文化人格 ,包含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 的可能性 ,展现了最为健全 、圆融,可信、可爱、可敬 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 ,几乎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古代文人士大夫 的所有期许。

观众在参观“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杜洋 摄

  从“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同样反映出,事不避难 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 的精神密码 。

  中国百万年 的人类史 、一万年 的文化史、五千多年 的文明史,经历了太多风雨坎坷 。面对任何“至难” ,我们始终迎难而上,这与中华民族昂扬 的精神境界、宽容的理想格局密切相关 。事不避难难变易,胸无“至远”易变难。新年新气象 ,中华民族人人都心怀“至远” 的目标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至难” 。(完)

  受访者简介:

  曾明 ,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10月至2019年4月任西南民族大学第九任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 、文论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活法’说考索”等4项 ,出版专著6部 ;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摘编 、转摘 、全文转载 。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快3登录地图